400-700-9998
欧美大地 公司乐动在线官网-(中国)官方网站
公司乐动在线官网-(中国)官方网站
武汉大学李典庆教授课题组发表孔隙水压力调控黄土流滑型滑坡动力液化的机制研究新成果丨GDS动态反压直剪仪应用实例
发布时间:2025-08-07 浏览次数:154 来源:欧美大地

近日,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李典庆教授课题组在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AGU)旗舰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Earth Surface》发表了题为“Elevated pore‐water pressure regulating dynamic liquefaction of a flow‐like landslide in loess”的学术论文。该研究首次通过动态反压直剪试验定量揭示了地震诱发黄土滑坡流态化灾变过程中孔隙水压力的调控机制,为黄土高原地区液化型滑坡灾害风险评估提供定量判据。水利水电学院水资源工程与调度全国重点实验室2024级博士研究生王睿珺为论文第一作者,实验室李典庆教授和王顺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9/2025JF008318

*论文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方所有,本文仅为学习交流。

文章详细信息请点击下文链接:


以下是对这项成果的简要介绍


问题描述

黄土高原作为全球最大的风积土分布区,其黄土地层的高孔隙性、弱胶结特性,使得其在于地震荷载下易发生振动液化。长期以来,学术界将此类灾害归因于土体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发生的动态液化,并普遍采用场地液化指标作为饱和黄土大规模滑移的判据,然而,该传统方法在解释地震作用下缓倾角黄土斜坡会发生超远距离流态化灾变现象方面存在局限性。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Ms 6.2级地震触发了中川镇罕见的长距离流态型黄土滑坡,造成20余人死亡(图1)。该滑坡起源于仅3.6°的缓坡,却以高达4.2 m/s的速度运动了3200米,形成1.5°的超低视摩擦角,显著低于常规流态型滑坡的临界坡度值。现场调查表明,滑坡区发育于典型的三层地质结构(低渗透性冲积层-饱和黄土-泥岩),震前大面积的农田灌溉导致滑坡源区地下水位上升并形成初始孔隙水压力。传统理论难以解释此类缓坡超远距离流滑机制,尤其对初始孔隙水压力与地震动耦合触发瞬态液化过程缺乏定量认知,构成重大灾害防控盲区。

 图1:中川滑坡概况



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高精度控制的动态反压直剪试验系统(GDS-DYNBPS)。相较于传统直剪试验,该系统可通过拟定应力路径,实现地震荷载下超孔隙水压力生成、累积与消散全周期的原位监测,捕获土体液化全过程的应力-应变-孔压时程曲线(图2)。通过反压控制器精确模拟地下水位上升过程,复现黄土原位应力-水文环境;通过施加真实地震波形,模拟不排水条件下土体的动态液化过程。

图2:动态反压直剪试验技术

试验设备:GDS动态反压直剪试验系统 DYNBPS



主要创新

(1)量化了黄土液化过程中初始孔隙水压力的临界阈值效应

研究发现,初始孔隙水压力是影响黄土液化的关键因素,且存在一个液化临界阈值(液化层上覆荷载 σn=100kPa 条件下,临界初始孔隙水压力u=22kPa),超过该阈值后,土体在常剪应力路径下将经历从稳态蠕变骤变为加速破坏的突变。微观结构分析表明,液化过程中颗粒接触模式由点接触向面接触转化;动态荷载试验还观测到黄土颗粒破碎现象,导致孔隙体积压缩,进而促进超孔隙水压力累积并诱发土体液化(图3)。因此,黄土地层中的孔隙水压力是调控其液化启动与滑移范围的重要因素。地震荷载作用下,黄土地层需同时满足特定的应力状态与水文条件,方有可能发生大规模液化滑移灾害。

图3:试验结果



(2)阐明了缓倾角黄土滑坡高速流滑的多因素协同触发机制

通过实地调查和室内试验,解析了中川流态化型滑坡在超低视摩擦角下实现长距离运动的物理本质:土体初始孔隙水压力放大了震时超孔隙水压力响应,赋予滑坡土体极大的初始速度;倒三角源区通过窄口动能累积与侧向侵蚀引发物质裹挟,导致滑体进一步加速;滑坡运动沟道底部的冰层显著削减了滑体基底摩擦。三者协同作用共同导致了中川滑坡的超远运动性(图4)。

图4:中川滑坡的缓坡流滑效应



科学价值

本研究揭示了初始孔隙水压力调控黄土动力液化的物理机制,突破了传统方法基于循环剪切作用原理的场地液化判据的局限性,为优化黄土地层大规模滑移灾害预警模型提供依据。所提出的临界阈值和协同触发机制,深化了黄土滑坡动力学认知,对地震诱发黄土地层液化流滑灾害的风险防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GDS动态反压直剪试验系统 DYNBPS

GDS动态反压直剪试验系统 (DYNBPS)用于静态和动态直接剪切试验,能控制试样孔隙压力。在直剪试验过程中对孔隙压力的控制允许在实验室中模拟真实的情况。

DYNBPS允许模拟滑坡,它在经历最初的破坏时刻后速度迅速增大,在控制和测量孔隙压力的同时,还可以进行循环直剪试验。

GDS动态反压直剪试验系统 DYNBPS


可执行的测试:  静态反压直剪试验,动态反压应力直剪试验和动态反压应变直剪试验。


升级选项:  弯曲元和小应变传感器


系统特点及优势:

主要特点

优点

电机作动器:

设计寿命长,位移控制精度高。与气动加载装置不同,这种加载方式适用于进行小应变试验、长期蠕变试验和高达5Hz的动态试验。

真实状况模拟:

DYNBPS为许多实际的动态和地震岩土问题,如边坡稳定性和地震荷载,提供了一个真实状况模拟的工具。

可拆卸的水下荷载传感器:

提高软土测试的精度和分辨率。

闭环控制:

剪切力/位移和轴向力/位移闭环控制。

剪切缝:

可在压力容器外部手动设置。

平衡锤:

在动态测试中以最经济的方式施加反压并保证最小的波动。


技术参数:

轴向力分辨率:

24bit (i.e. <0.4N 10kN荷载传感器, <1.5N  40kN 荷载传感器)

数据采集:

24bit

荷载量程 (kN):

轴向 25,剪切方向 10

频率 (Hz):

5

压力 (MPa):

2

测量和控制分辨率 (MHz):

10

试样尺寸 (mm):

方形: 50, 75 (用户自定义尺寸) 试样高度:20-40



为您推荐